
近日,港鐵公司正在研究寵物友好措施,計劃允許寵物主人攜帶寵物搭乘港鐵,預計上半年會有定論。筆者認為,允許寵物搭乘地鐵既可行又有利。港鐵可以設置寵物友好車廂,解決寵物搭乘地鐵引發的爭議和問題,有助於振興本地消費市場,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
允許寵物主人攜帶寵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是一個有爭議的議題。根據《香港鐵路附例》第28條,目前僅導盲犬在未經港鐵公司特別許可的情況下可以乘坐地鐵,否則將面臨2000元的罰款。港鐵和專營巴士的客流量大,車廂空間有限,大部分時間都較為擁擠。反對意見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寵物可能攜帶病菌,引起其他乘客的過敏反應,或在途中出現應激反應擾亂秩序;二是相關政策在立法會引發爭議,偏離經濟發展的施政方向。
為了化解寵物對其他乘客的干擾,港鐵可以設置寵物友好車廂。例如,可以開放最末節車廂作為寵物友好車廂,並明確標注,不喜歡寵物或對寵物過敏的乘客可以避免進入。所有寵物需放置在專用的籠子、袋子或箱子中,或使用推車,以避免對其他乘客造成滋擾。車廂內應提供清潔袋和垃圾桶,如果寵物在車廂內排泄,主人需要自備清潔用品立即清理。寵物車廂還可以安裝專用的空氣淨化設備。在乘客下車後,車廂清潔時需使用除跳蚤、壁虱和空氣除臭劑,並對外標示已消毒。港鐵可以先在非繁忙時段和假日試行寵物友好車廂,如果順利,再逐步擴大適用範圍。臺灣捷運和芬蘭火車已有成功先例,可以作為參考。港鐵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地鐵經營的「寵物車廂」也具備管理經驗,因此,爭議並非不可解決。
允許寵物搭乘地鐵有望振興香港本地經濟。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全港有超過24萬戶家庭飼養狗或貓,約占全港家庭總數的十分之一。鑒於寵物車廂需要港鐵額外投入資源,港鐵可以針對寵物推出半票或寵物票計費方式,通過市場手段解決資源分配問題,同時成為寵物經濟的一環。有調查顯示,近77%的受訪者表示最需要動物車廂是為了帶動物看獸醫,超過66%的人希望用交通工具帶動物去狗公園和郊外。市場研究機構的調查顯示,超過兩成的受訪者每月在寵物上的花費超過5000元,除了寵物食品外,醫療保健和保險等也佔據很大份額,凸顯了香港寵物主人對高增值服務的強烈需求。由於寵物出入境管制嚴格,寵物消費具有本地化特徵,外移現象較少。因此,允許寵物搭乘地鐵有助於振興香港本地消費市場。港鐵出臺寵物友好措施的相關法例修改,並未偏離香港經濟發展的主要施政方向。
港鐵設置寵物友好車廂還有助於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預測顯示,到2025年,內地寵物經濟的產業規模將激增至8114億元人民幣,過去三年的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8%,遠超全球平均水準。北部都會區是香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平臺,北區與深圳接壤。深圳出臺政策營造寵物友好的社會氛圍,催生了「寵物+”的商業模式,如寵物友好巴士、寵物候機廳等,成功激發了新的消費需求。筆者在跟進地區工作時發現,不少北區居民飼養寵物犬,寵物可以成為深港交流的共同點。香港與深圳可以利用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註冊跨境交通的寵物,追蹤其健康狀況和去向。深港兩地的寵物可以搭乘港鐵的寵物友好車廂,有助於推動大灣區融合。香港政府可以鼓勵相關企業進駐北區,將高端寵物服務輸出至大灣區。以寵物保險為例,香港可以針對大灣區寵物推出多元化的保險產品,如責任險、意外險、托運險、被盜險和醫療險等。
(文:劉鎮海 北區區議員)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