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位內地遊客在小紅書發文分享在香港的見聞,表示看到一句標語“請小心輕趟”卻不解其意,最終是透過下方的韓文翻譯才明白意指“請小心地開門”。該貼文引發熱議,內地網民紛紛列出其他令人困惑的香港標語,例如“禁止狗隻進內”(內地常用“犬隻”或“狗”、“入內”或“進入”)等,直指粵語與普通話在用詞上存在明顯差異。
有網民解釋,粵語中“趟”指左右拉開的門,屬於舊式用詞,就連廣東地區的年輕一代也不常使用。根據香港大學的一項研究,粵語保留了約62%的古典漢語元素,北方官話則僅保留了19%。香港的語言習慣更融合了英文語法及用詞,形成獨特的表達方式,而普通話是以北方官話作為基礎方言的共同語,故而造成這種語言差異。
對此,有人認為標語應以清晰易懂為先,既然已提供多語言翻譯,就應避免使用過於地域化的表達;亦有觀點認為,保留本地語言特色是文化多樣性的體現,遊客可藉此了解香港的語言特色。
網民列舉兩地不同用詞:
公交車-巴士
抽屜-櫃桶
打印-列印
複印-影印
吃火鍋-打邊爐
派出所-警署
街坊熱議💬:帶你了解民生各事
【HongKongV】
Instagram: @hongkongv
Threads: @hongkongv
Facebook:香港V
YouTube:香港V
TikTok: @hongkongv
編輯:曹遠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