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樂,是一齣戲的靈魂,是角色性格和情緒的體現。90後香港音樂人朱芸編憑《哪吒》《破·地獄》《白日之下》等電影配樂嶄露頭角,成為百億票房背後的關鍵人物,他的音樂之路充滿了反叛與堅持。
朱芸編的父親是知名二胡演奏家朱道忠,從小耳濡目染的朱芸編對音樂充滿熱愛。然而,父母卻希望他選擇另一條更穩定的道路——修讀法律。“如果我放兩疊紙在這裡,往後80年都要對著其中一疊紙,一疊是樂譜,另一疊是法律條文,很明顯知道自己會選音符那一疊。”朱芸編在父母面前直接撕毀了法律學院的入學信,轉身投入音樂學習當中。
朱芸編在英國進修音樂,碩士階段在皇家音樂學院專攻電影配樂。25歲時,他接到電影《悟空傳》的配樂邀約,這成為他職業生涯的轉折點,也令導演餃子注意到他的才華。在創作了《哪吒1》的配樂後,朱芸編又受邀繼續為《哪吒2》配樂。
電影中的配樂並非一氣呵成。朱芸編透露,配樂的創作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最初,他收到的只是沒有顏色、靜止的簡單素描,他需要在腦海中幻想角色戰鬥的畫面,並為此創作出音樂;隨著電影製作的推進,畫面逐漸豐富,音樂也要隨之調整,直到最終呈現出與畫面完美契合的效果。
在朱芸編的配樂中,每個主要角色都有其獨特的主旋律。例如,在《哪吒》系列中,他選擇用嗩吶來凸顯哪吒亦正亦邪的性格,並加入電結他來體現年輕與熱血;而對於敖丙,他則用簫來展現其溫柔卻不凡的氣質。這種細膩的音樂設計,讓角色更加立體,情感更加豐富。
儘管不贊成兒子的選擇,朱芸編的父母仍然在背後支持他的事業。作為二胡演奏家的父親會在音樂上給予他專業意見,而母親則提供精神和情緒上的支持。“我每一套戲都會鳴謝我阿媽同我阿爸。”朱芸編表示,這種家庭的溫暖與支持,是他前行的動力。
港人港事🇭🇰,為你講述香港故事!
【HongKongV】
Instagram: @hongkongv
Threads: @hongkongv
Facebook:香港V
YouTube:香港V
TikTok: @hongkongv
編輯:曹遠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