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時評|垃圾徵費?香港還沒準備好!
2024-01-23
月旦港事

在一片質疑聲之下,特區政府上周緊急宣佈將原定於4月1日實施的垃圾徵費押後至8月1日實施。這已經是當局第二次延後垃圾徵費的落實時間。相關政策的一再推後,當局要反思的不僅是政策宣傳,亦要思考香港社會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

特區政府推行垃圾徵費是為了改變大眾以為棄置垃圾不用成本的觀念,旨在帶來誘因,推動各界減廢。政策推行之後,全港落實垃圾按量收費。市民棄置垃圾時,需要使用“指定垃圾袋”或“指定標籤”,其中“指定標籤”每個11港元,“指定垃圾袋”則分3公升至100公升容量尺寸,售價0.3港元至11港元。如沒有使用“指定垃圾袋”或“指定標籤”,即屬違法,最高罰款50,000港元及監禁6個月。當局估計,垃圾徵費初期可減少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15%至25%。

垃圾徵費條例草案於2021年8月在立法會通過,原定2023年底推行,但政府考慮到2023年底至2024年農曆新年期間垃圾量大增,以及清潔服務業人手緊絀,故延至2024年4月1日起實施。但在今年當局開始廣泛宣傳垃圾徵費以來,社會卻一面倒的對有關政策提出質疑,在各方的壓力之下,特區政府最終將有關計劃再度推遲至8月1日。

在筆者看來,垃圾徵費之所以未能在社會上形成共識,除了一時的宣傳力度不夠之外,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條例在立法會通過以來,當局並沒有做充分的社會宣傳以及採取政策配套。首先,條例推出以及通過當時,正處於社會抵抗新冠疫情的關鍵時候,關於垃圾徵費這一原本涉及到每個人切身利益的議題卻沒有得到社會的充分關注和討論。其次,條例通過以來,當局沒有做好政策推行之前的輿論引導,政策宣傳以及配套安排。正是因為如此,才會造成大到企業,小到市民對垃圾徵費的迷茫。第三,當前經濟環境不景氣,垃圾徵費會給市民以及企業帶來不小的負擔,這一社會氛圍並不適合一個未有社會共識的公共議題推出。第四,當局高估香港社會的環保意識,垃圾徵費只是當局以及環保組織單方面的理想想法,而實際上,市民普遍想的是如何節省費用,如何逃避處罰,甚少有人從環保的角度出發。

在筆者看來,香港社會並沒有對垃圾徵費形成共識。事實上,在從筆者日常生活的觀察,許多香港市民對於普通的垃圾分類亦沒有做到。究其原因,在於當局一方面沒有做好公共教育的同時,相關配套亦不足。以垃圾分類為例,香港市面的普通公共垃圾桶依舊為單一的綜合性垃圾桶,而非如內地或者國外一樣有分類垃圾桶。這是相當矛盾的地方,想要市民培養垃圾分類習慣,但垃圾分類垃圾桶只存放在大型垃圾站或者一個小區只有一個,這如何能夠奢望公眾擁有良好的環保意識呢?

(文:蔣巍 時事評論員)


分享至
weibo
facebook
twitter
0 條評論
請先登錄後再發表評論
這裡空空如也...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