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區政府公佈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關於公務員凍結薪水的議題甚至上了新浪微博的熱搜。在當前艱難的經濟環境之下,高薪厚祿的特區政府公務員沒有減薪,只是凍薪,是多方利益權衡的結果。但仔細閱讀財政預算案,我們亦要客觀的看到特區政府在節流方面力度不少,更重要的是,對公務員編制和開支的政策調整,興許能夠改變各級公務員首長對於部門運作的效率思維。
公務員薪酬是特區政府開支的大頭,佔據整體開支的21%以上,超過1500億港元,因此控制公務員薪酬是節省政府開支的最有效方法。坊間一直要求公務員減少開支,甚至有人提議政府要效仿美國那樣,請馬斯克這一號人物來審視當前特區政府的公務員架構,砍掉冗員,消滅無用的部門。
公務員凍薪而非減薪,對於諸多正在承受經濟下行壓力的普通老百姓來說,自然並不埋單。但他們也糾結,私人企業也會跟隨特區政府的做法。普通老百姓這種矛盾的心理,可見特區政府公務員薪酬的增減,對於香港社會的影響之深。如果從這個角度而言,在此種經濟形勢之下,凍薪確實已經滿足社會的訴求。
在公務員凍薪之外,我們更要看到特區政府在削減公務員編制以及政府開支方面的關係。一方面,公務員編制目標削減1萬人,另一方面,特區政府定下了未來每年削減2%政府部門開支的指標。有分析指出,目前特區政府19萬的公務員編制,實際在崗的只有17萬人,所謂削減1萬人編制,事實上,意味著特區政府在現有的17萬人的基礎上,還有1萬的人頭可以增加。因此批評特區政府在玩文字遊戲。
不過,在筆者看來,其實重點並非編制的增減,而是在於2%的開支節流。事實上,財政司從某種程度上通過編制與開支之間的財務關係,讓部門的負責人開始要認真思考如何運用好公共財政,建立效率的體系。部門當然可以請人手,但它就要考慮如何達到2%開支節流的指標。這2%的額度,用來請人,還是提高效率,這是部門負責人要去認真研究的問題。
從公共管理的角度來說,並不能簡單的看待一個政策的推出對於社會,以及機構運營的影響。就如公務員薪酬的變化對於私人企業的影響,公務員編制與節流開支的制衡關係,對於公務員首長在公共財政運用方面的影響等。從這個角度來看,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是充分考慮到各方的利益。
(文:蔣巍 時事評論員)
快來分享你的看法吧